番茄定植后“參差不齊”越長越弱,最后甚至萎蔫死亡,咋回事?
秋延遲茬口的番茄定植后,有菜農反映,苗子在定植后遲遲不生長,當時送來的苗子在穴盤中長勢整齊,葉色濃綠,但是在定植后出現了大小苗的情況,生長很不整齊,有的植株高矮甚至相差了15-20公分。特別是一些生長衰弱的植株,在當前的環境條件下,越長越弱,最后甚至萎蔫死亡。這是什么原因呢?
原因分析
剛定植的苗子長勢“參差不齊”,主要是由于根系生長不良導致的,而引起根系生長不良的因素,就是與土壤問題、栽培管理不當有很大關系。
如種植多年的老棚,土壤往往比板結、較鹽漬化,緩沖能力下降、苗子定植后根系很難下扎,懸浮在地表很容易受傷,再加上秋延遲茬口的番茄,底肥用量往往都比較大,特別是稻殼糞用量往往超過30立方米,多者可達45立方米,一旦施肥較晚,腐熟不完全,就容易造成燒根情況,影響緩苗,加重苗子高矮不齊的情況。這也為何在穴盤中健壯的苗子一栽植到土壤中,根系就發育不良的主要原因。
此外,苗子定植后,菜農為了快速緩苗而采取勤澆水的方式,或者為了控制徒長而長時間控水,這都為根系衰弱奠定了不好的基礎。澆水過勤,土壤通透性差,新根自然生長少,甚至原有的老根也因為透氣不良而出現變黃、變褐壞死。為防徒長過度控水,根系得不到足夠的水分和養分支持,自然也會營養不良。
緩解措施
勤劃鋤:弱苗要勤劃鋤,提高土壤透氣性,促進根系深扎,最好每隔3-5天劃鋤一次。澆水后,土壤表層板結,透氣性大大降低,每次澆水過后也應及時劃鋤。但是注意劃鋤時不能過深,以免大量損傷苗子根系,一般劃鋤深度以3-5厘米為宜。
弱棵加強管理:針對弱棵,要采取灌根或沖施生根劑的方式促生根系,如海藻精、氨基酸、腐植酸、甲殼素、有益菌等生根類型的肥料,促進較弱苗子的根系生長,減輕根系受害,提高較矮苗子長勢,縮小高矮差距。這樣才能管理出整齊一致的苗子。
控制留果早晚:弱棵適當晚留果,前期以促壯為主,長勢較高的植株適當控旺,并早留果,以果墜棵,以最大限度的協調好植株長勢,促進長勢一致。
換茬后增施腐熟的有機肥:種植多年的老棚,下茬蔬菜定植前,對土壤進行深翻,深度最好能達到35-40厘米。施用的有機肥可以是發酵腐熟的糞肥,也可以是商品有機肥,緩解板結鹽漬化的土壤。
信息來源:北方蔬菜
原文標題:致富網 > 農業技術 > 養殖技術 > 番茄定植后“參差不齊”越長越弱,最后甚至萎蔫死亡,咋回事?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nuriaayma.com/nyjs/yzjs/25509.html
關鍵詞: 番茄種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