郟縣:“三粉”加工年產值700萬元
時間:2015-01-20 編輯:371種養致富網 欄目:農業資訊 閱讀:次
導讀:郟縣渣園鄉郝廟村,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獨特的鄉村風景線:大路邊、空閑地、樹園里,一桿桿晾曬待干的粉條晶瑩剔透。1月13日,談到今年的收成時,該村村民楊建功喜笑顏開:2014年買了5萬斤紅薯,加工成粉條后,可收益5萬元左右。 據介紹,以前,由于該村離縣城
郟縣渣園鄉郝廟村,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獨特的鄉村風景線:大路邊、空閑地、樹園里,一桿桿晾曬待干的粉條晶瑩剔透。1月13日,談到今年的收成時,該村村民楊建功喜笑顏開:“2014年買了5萬斤紅薯,加工成粉條后,可收益5萬元左右。”
據介紹,以前,由于該村離縣城近,白灰加工成了村里的支柱產業,多的時候達到百余家。白灰加工,環境污染嚴重,影響到居民的生產生活,縣里依法明令取締了該村的白灰加工廠。此后,該村大力調整經濟發展模式,把以紅薯為原料的“三粉”加工作為特色農業之一,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,拉長產業鏈條,壯大產業規模,使之成為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。
由于該村粉條采用純紅薯粉加工而成,柔軟可口,久煮不爛,深受歡迎。該村平頂山市“柴進好漢”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柴偉峰成立了郝廟村“三粉”銷售中介合作社,通過宣傳,使村里的粉條銷往附近縣市和鄭州、天津等地。
截至目前,該村“三粉”加工戶近140家,年加工紅薯350萬噸,年產值約700萬元,占該村農民收入的2/3,帶動附近鄉鎮500余戶紅薯種植戶增收。
據介紹,以前,由于該村離縣城近,白灰加工成了村里的支柱產業,多的時候達到百余家。白灰加工,環境污染嚴重,影響到居民的生產生活,縣里依法明令取締了該村的白灰加工廠。此后,該村大力調整經濟發展模式,把以紅薯為原料的“三粉”加工作為特色農業之一,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,拉長產業鏈條,壯大產業規模,使之成為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。
由于該村粉條采用純紅薯粉加工而成,柔軟可口,久煮不爛,深受歡迎。該村平頂山市“柴進好漢”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柴偉峰成立了郝廟村“三粉”銷售中介合作社,通過宣傳,使村里的粉條銷往附近縣市和鄭州、天津等地。
截至目前,該村“三粉”加工戶近140家,年加工紅薯350萬噸,年產值約700萬元,占該村農民收入的2/3,帶動附近鄉鎮500余戶紅薯種植戶增收。
原文標題:致富網 > 農業資訊 > 郟縣:“三粉”加工年產值700萬元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nuriaayma.com/nyzx/969.html
上一篇:廣西:蔗糖加工業突圍路在何方? 下一篇:種植大棚香菜發了“香菜財”
推薦文章
熱點閱讀
隨機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