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稻鴨共生”種植模式 節本又增效
時間:2020-09-14 編輯:371種養致富網 欄目:養鴨 閱讀:次
導讀:以前都種植傳統水稻,價格賣不起錢。今年種生態稻,不僅賣上好價錢,而且在田里養鴨還增加一份收入。近日,筆者來到綦江區趕水鎮土臺村五社,看到村民們正穿梭在田間搶收稻谷。談到村里試點的稻鴨共生項目,脫貧戶林興榮樂呵呵地說道。 據了解,土臺村轄7個
“以前都種植傳統水稻,價格賣不起錢。今年種生態稻,不僅賣上好價錢,而且在田里養鴨還增加一份收入。”近日,筆者來到綦江區趕水鎮土臺村五社,看到村民們正穿梭在田間搶收稻谷。談到村里試點的“稻鴨共生”項目,脫貧戶林興榮樂呵呵地說道。
據了解,土臺村轄7個村民小組,共有村民732戶2300余人。今年,該村探索發展“稻鴨共生”種植新模式,政府出資3萬元購買鎮農服中心挑選的鴨苗和谷種,免費發放給村民,剩下部分資金用于搭建鴨舍。村民只需要提供農田和勞動力即可,無投資風險。
“村民們插秧15天后,就可以將鴨苗放進田里。到9月稻子抽穗時,為避免鴨子吃稻穗,村集體又以每只100元的價格將鴨子回收。”鎮農服中心主任李俊告訴筆者,鴨子放養在稻田里,可以吃掉害蟲、自動施肥,產出的稻米更加綠色健康。
筆者在種植大戶張發生家中看到,剛用碾米機打出的新米色澤均勻,與普通大米比較,更為鮮亮一些,煮熟后飯粒飽滿,吃起來松軟適度、香甜可口。
“沒想到頭年試種就獲得了豐收,稻谷產量高、經濟效益好,目前已有商家訂購稻米超5000斤,超市、電商等平臺的訂單也持續不斷。”村黨總支書記李梅說,今年“稻鴨共生”項目共惠及村民20余戶80余人,預計戶均增收4500元以上。“村民的反響都不錯,我們計劃明年擴大種植面積。”
重慶日報農村版
原文標題:致富網 > 養殖專題 > 養鴨 > “稻鴨共生”種植模式 節本又增效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nuriaayma.com/yzzt/yangya/25708.html
推薦文章
熱點閱讀
隨機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