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架下養黃鱔生態又高效
黃鱔有補氣血、強肝腎的作用,中醫認為人的身體健康是氣血的流通,陰陽平衡,所以黃鱔有明確的補氣血的作用。民間盛傳“小暑黃鱔賽人參”的說法,小暑時節黃鱔正處于最肥滿、滋補作用最強的階段。而且,由于它對“苦夏人”有益,所以從小暑開始,直到立秋之后的一段時間,都是吃黃鱔的最佳時期。那么,黃鱔都是怎么養殖的?什么樣的黃鱔比較好呢?
原來這葡萄架下藏的是黃鱔。因為它外形細長呈蛇形,因此也得名蛇魚。雖然和蛇類沒瓜葛,但您看它吃肉的兇猛勁卻一點不認輸。
小邢 您瞧瞧這黃鱔還真挺喜歡吃蚯蚓的,不過人家告訴我了,黃鱔剛搬到新家的時候,蚯蚓確實是它們的主要食物,不過等它們適應了這里的生活之后,蚯蚓頂多也就算零食了。

黃鱔屬于溫熱帶的淡水底棲魚類。肉質鮮美,營養高,被稱為“水中人參”。不過其生殖情況較特殊,小時候為雌性,生殖一次后,就轉變成雄性,因此黃鱔只能靠野生繁殖。但也就這次這微妙的變性后,讓黃鱔的營養更豐富。
小邢:咱們看看里面有多少黃鱔。什么都有啊。
養殖戶:把小的放回去,大的拿回去養殖。
放掉小黃鱔是因為它還沒生殖過,一般雌性黃鱔體重不到50克,像小邢手里的這條就要放回河渠,以保護黃鱔的野生資源。至于雄性黃鱔,捕撈回來后,養殖戶們根據黃鱔喜陰怕光的特點,采用仿野生的養殖模式進行“催肥”,以保證野味和營養。你看在葡萄架下養殖就是方法之一。
養殖戶:用蠅蛆喂黃鱔,葡萄架下的泥土產生蚯蚓。蚯蚓也可以喂黃鱔。
原來這是一個生態循環的生物鏈呀。在這個生物鏈的作用下,黃鱔的養殖成本由每畝1000元降到了500元,關鍵是四個月后黃鱔就能長到300克以上,而且用蠅蛆喂大的黃鱔,肉質肥美、營養高。除此之外,還有在比較寬的河水里,利用水草遮蔭達到仿野生效果的網箱養殖。
養殖戶 這個水草主要是為了適合鱔魚的避光性,適合鱔魚的生態習性,鱔魚躲在里面就可以生長得很好,另外也避免了跟泥巴的接觸,這樣顯得干凈衛生。“
用網兜扎住水草,放在河水中央,這樣一來,避免了黃鱔和泥地打交道,愛打洞的黃鱔想溜也溜不掉了。
這個就是6平方米的一個網箱,它里面到底有多少黃鱔呢?可是左翻又翻,也沒見著幾條。原來它們都喜歡躲在水草根部,只有把水草完全扯開,才能看到又大又肥的黃鱔。
記者:有多少斤?
養殖戶:64斤。
江西省鄱陽縣樂豐鎮水產技術員張財銘:你拿的這條鱔魚有七八兩重,像這筐里的鱔魚平均一條有三四兩。
記者:這分泌出來的白色泡沫就是它的體液吧?
張財銘 這就是鱔魚的體液堆積出來的。
記者:有這個是不是說明它很健康?
張財銘:對,很健壯。
據了解,目前國內市場對黃鱔的需求量達300萬噸,在秋季,僅上海、杭州、寧波一帶的日需量缺口達100噸以上。
原文標題:致富網 > 致富項目 > 養殖項目 > 葡萄架下養黃鱔生態又高效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nuriaayma.com/zfxm/yzxm/9718.html
關鍵詞: 黃鱔養殖.水產養殖